中国交通的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2-02-25 文章来源:CSCSE 文图提供:CSCSE

  [日本] 宫川晓人 北京语言大学

  我是19859月到中国留学的日本人,那时在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读的汉语专业。从毕业后到现在,我一直从事中日两国之间的商务交流业务,比如银行业、教育、IOT咨询业等。所以我有很多机会游历中国的城市。

  公共交通:柴油车变为电动车,地铁四通八达

  1985年的时候,北京市内的公共交通工具主要是柴油公交车和有轨电车。当时公交车还是有人售票的,乘客需要向车上的乘务员买票。乘务员同志用北京话儿化音大声地连喊“没票儿的买票儿”。刚刚开始学汉语的我听不懂乘务员说的。我以为他说“买票儿,买票儿”。我说“我已经买了票”,为什么他还是看着我说买票?

  最近两年我去了杭州、大连、无锡等城市。现在杭州的城市公交车都变成了电动化的车辆,电动车没有以前的柴油引擎公交车产生的乌黑的排气。我觉得电动车很安静也很干净,在日本没有体验过电动车,所以我很开心,甚至有点儿自豪的感觉。我经常向日本朋友宣传中国电动车的优点。

  看地铁的话,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都有大型地铁网,而且已经四通八达,非常方便。甚至连杭州、大连、无锡,也都有地铁而且都是最新的车辆,很舒服。据统计现在中国国内30多个城市有地铁。

  电动车和地铁都是环保的交通工具,我会继续期待中国电动车和地铁的发展。

图片2

1986 年 2 月,北京语言学院安排去成都旅行 ,在成都陈麻婆豆腐老店前

  高速化:“高铁”超越“新干线”

  1985年的时候,从北京到上海坐火车要17小时,所以飞机会比较方便。现在,坐高铁从北京到上海只需要4个半小时,很快。除速度以外列车服务也实现高速的提升。以前买车票有非常多的困难,我们必须到市内的售票处买火车票。现在,虽然我在日本,但是也可以通过网络订票,方便得不得了。如果有中国国内商务出差,我会选择高铁作为出行工具。舒服的座位,准确的时间,怡人的风景,而且列车上餐饮质量也提高了。在日本有很多铁路迷,他们还不知道乘坐中国高铁的快乐和舒服。如果日本铁路迷知道中国高铁的魅力的话,来中国的日本旅客肯定会增加。我认为“高铁”已经超越日本“新干线”。

  不变的乘客的爱心

  1985年的时候,当时的公交车经常发生故障,比如突然停车。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公交车柴油引擎有问题。有时我乘坐的公交车因为发生故障突然停车,然后所有的乘客二话不说马上下车,开始推车。当时我觉得中国人在紧急时配合的精神很不错。我吃惊他们无言地配合推车后,公交车又恢复了正常的行驶。

图片3

2018 年 9 月在日本东京站新干线前

  现在,由于电动车替代了柴油引擎车,就再也没有发生以前的故障,但是乘客的爱心和配合的精神仍然是不变的。比如在地铁上有老人乘车,乘客们会马上站起来给老人让座,特别是年轻乘客,比如高中生、初中生等。我觉得中国年轻人这样的行为都已经习惯化了。我相信这是中国学校教育的成果,也是中国的公共道德教育的成果。

  1985年到现在我看中国的变化,公共交通的发展可以说是“世纪的奇迹”。我将继续期待中国公共交通的现代化,但是我最爱的是不变的乘客的爱心。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原北京语言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