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废弃的返程机票
发布时间:2022-03-02 文章来源:CSCSE 文图提供:CSCSE
精彩求学路,亦苦亦甜
第一次走进北工大的校园,我便喜欢上了这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运动场,干净、整洁的住宿环境。和蔼可亲的老师、热情耐心的宿管阿姨和幽默开朗的门卫师傅。虽然我听不懂他们对我说了什么,但是他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一直温暖着我的心,抚慰我初来乍到的焦虑。学校老师贴心安排一位说法语的国际学生协助我适应北工大的生活。他带我走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逛学校周边超市和公园,给我讲他的留学生活。我十分羡慕地看着他熟练地用中文和遇到的人热情地打招呼和交谈。我在心里暗下决心,我也要学好中文。
刚开始学习中文的时候,我感到很吃力。汉语拼音记不住,汉字的笔顺也不会写,这让我很沮丧。我是班里年龄最大的学生,同学们对我说:“大哥,你要加油哦!”我发现模仿和反复练习是学习中文的有效方法。我就增加课外学习的时间。我把宿舍门变成了我的黑板,每天下午三点到四点半复习当天学习的生词,为了第二天上课听写时获得好成绩。我经常在宿舍楼下和散步的中国老人聊天,这样可以练习学到的生词和口语。慢慢地我的汉语越来越好了,跟老百姓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生词。我心里感觉到很温暖,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家里靠父母,在外靠朋友”这句话。我的同学们都惊讶于我的进步,对我说,“大哥,你是我们的榜样!”我的老师也认可地说:“谢,你的进步真快!”听了这些话,我心里比吃了蜂蜜还甜。
我在北工大完成了预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习,并且申请了博士后进站。我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我参与过导师的“973”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我在视觉系统、控制系统领域的研究与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周末时,我邀请朋友去我家玩,给他们做我的家乡菜,介绍我的祖国的文化和饮食。在我的求学过程中,我遇见很多的老师和同学,他们在学业上给予我耐心的指导,在生活上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多年后,我与他们一直保持着联系。我的导师生日时,我和同门师兄弟们一起策划了生日Party,送上诚挚的祝福;我的师兄弟们毕业离校时,我们一起在学校的餐厅吃散伙饭;同学们毕业后在工作上获得成功,我们在微信群里互致祝福……
跟毕业生合影(站在中间蓝色)
奋进新时代,续写中国缘
还记得2006年我第一次迈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大门,看到了很多高高的写字楼和闪烁的霓虹灯,马路宽广,车水马龙,一片繁荣发达的景象。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只能用数码相机拍照。我迫不及待地在国贸CBD、王府井、天安门广场、西单拍了很多照片发给我的朋友们和父母,他们都不敢相信这是中国。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举世瞩目的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的影响力一下子足以比肩欧美发达国家。我发现我周边的留学生突然多了起来。越来越多像我一样的外国年轻人,来到北京留学。他们和我一样,希望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实现自己的梦想。2014年,北京成功召开了APEC峰会。从那时起,北京的蓝天越来越多了,地铁越来越四通八达,北京与世界城市的差距显著缩短。2018年,北京成功召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我有幸参与到接待我国总统的工作中。作为一个非洲人,我深受鼓舞。我要传递好中非友谊的接力棒,在构筑中非命运共同体中贡献力量。
这十年里,我见证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2010年微信的出现,颠覆了人际联络的认知;淘宝、京东、美团的发展,使得购物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逐渐融入每一个新的发展中,珍惜不期而遇的惊喜,不断自我突破和变革,不断变得强大。
在留学期间,我结识了现在的妻子,一位地道的中国女孩。经过时间的考验,我们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我现在已经成为北京工业大学的一名外籍老师,我帮助那些像我一样有着美丽中国梦的外籍青年学生,帮助他们做好学业发展规划,帮助他们学习和理解中国文化。我和他们一起感受中国日新月异、高速蓬勃的发展!我和他们一起描绘我们各自不同的中国情缘!
感谢那张废弃的返程机票,它让我的经历充实而精彩;感谢那张废弃的返程机票,它让我的工作快乐而有意义;感谢那张废弃的返程机票,它让我的生活甜蜜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