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梦想更近

发布时间:2022-03-02 文章来源:CSCSE 文图提供:CSCSE

[ 马来西亚 ]  傅凯铭  北京中医药大学
那天晚上,夜深人静,我想起了出发来中国留学的前一天夜晚。我翻来覆去睡不着,心一直扑通扑通地跳着,尽管很向往北京,但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朋友,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有种说不清的忐忑。为了平静心情,我打开喜马拉雅电台。夜越来越深,广播的声音也越来越清楚,这时主持人介绍了一首叫《蓝色北京梦》的歌。一听到北京,我就打起了精神仔细地听。这首歌表达了“北漂族”有点迷茫的感受。我是不是也即将成为一个“北漂”?歌词里唱着“梦是什么颜色,也会忘记吗?”主持人问:“在北京的霓虹灯中可以看到梦的颜色吗?”我不知道梦有没有颜色,我也不知道梦是什么颜色,但我知道我的梦就是要去北京。我能踏上北京的土地,我能看到北京的繁华,我想去游览北京的名胜古迹,还想去听相声看京剧,我想去了解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这就是我的梦,只能在中国实现的一个梦。这个梦现在已经实现了。我突然觉得白天国庆游行的经历让我找到了新的梦。今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簇拥着承载了美好愿望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彩车并肩前行,明天我们也可以在世界各地继续传递我们的美好愿望,为了实现新梦想而努力。

从年幼时我与中国结下的不解之缘来看,我十分幸运:第一,生为马来西亚华人,当地中华文化保存相对完好;第二,自小有机会接触《弟子规》《论语》等中华经典,起了个好头;第三,这段缘分没有断,我来到中国留学,学习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坚持追求中医梦。就这样,持续的熏陶让我逐渐加深了对中华文明的理解并有所体会。

傅凯铭 北京中医药大学 点赞中国

古人观景生情、借诗明志,大好山水就是能够震撼身心。

幼年的我,对中国的最初印象是那秀美的景色。小时候,家人数次带我游览中国。其中一次到四川,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九寨沟的景色:绿树成荫,湖水清冽,倾泻而下的是瀑布,一切美得如一幅画卷。我后来还去过桂林,体验过那冠绝天下的山水。以前不知道所谓“喀斯特地貌”,总好奇为什么江中有个大象!今日想来,不禁莞尔。

后来,走过珠江、深圳,看到了锦绣繁华;来华留学以来,也体验了北京的春柳与冬雪。雄浑的五岳、奔腾的黄河,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一直让我神往。

这,是我与中国的相遇。

兴许是幼年有所积累,我小学时中文水平不错。那时候的我,心里住的是一个个千古人物。大概在小学五六年级,我经常泡在图书馆里,读了好多中国故事。记得最清晰的,是一本讲中国古代忠臣的黑白漫画。张巡死守睢阳就义,齿碎目裂的情节至今难忘;岳飞一生精忠报国,心念光复河山;文天祥末世为相,抵御侵略,至死不降,正气凛然。当时读这些故事就觉得这些人好威风啊,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甚至把画临摹起来收着。

后来我的人生阅历多了,同样的故事,看着更多的是感动。

最近看《典籍里的中国》,感触颇深:说书是皮,骨子里讲人。李时珍、司马迁、宋应星……为人民安康、文化传承,不畏艰苦、一生做好一件事。他们崇高的精神令人赞叹!

数千年历史,总不缺道德模范、科技标杆。这,是我与中国的相识。

一根银针,让我重新理解中国。

小时候我的身子弱,常常受寒,治疗效果总是时好时坏。在高中时,我家附近住了个中医。父母抱着一试的心态找了这个中医帮我治疗。说来神奇,经过治疗后,我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一根针、一包艾草、一双手怎么就把病给治了?受过中医的治愈之恩,我就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缘际会下,学中医的梦想萌芽于心,高中毕业后我就申请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

对我而言,学中医是个转折点:尤其去年疫情肆虐,我们上起网课,相对地多了不少思考时间。中医如何治人?文化何以重要?通过良师益友的熏陶,对文化典籍的阅读,对于从大一开始产生的疑问,才慢慢有了更深的体会。

中医至简,以五行统物之本、六经辨病之源;中医至繁,一穴有一穴的气机、一症有一症之不同。抓住根本逻辑,掌握主要矛盾,才能坦然应对各种状况。医学如是,文化如是,现实亦如是。要做到这样,就得诚意正心,才能理性处事,才有修齐治平。自此,人与事就有了另一个面貌。“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盖非虚言!

生活总能让你有所收获;一段际遇,可以改变你的人生。感谢这场与中国的美丽邂逅,从最初相遇到典籍里读中国,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把梦想交给了中医,立志传播中医药文化到世界各地,让更多人了解到真实的中国之美。感恩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老师,让我离自己的梦想近一点、更近一点,我希望今后自己能像老师一样,用所学的中医知识技能造福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