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过大年

发布时间:2022-02-25 文章来源:CSCSE 文图提供:CSCSE

[ 巴西 ]  永思源  中央财经大学

2018年春节临近,我收到了一个令人惊喜的邀请,就是去一个中国家庭过年。下面我就叙述一下我对那年春节的美好回忆。

事情还要从2016年说起,那年8月我在巴西孔子学院遇到了我的第一位中文老师,她叫孙丁。从那时开始,我们逐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正是因为她,我才走进中文与中国文化的新天地。

2018年,我获得孔子学院奖学金赴中国北京学习中文的机会,孙丁老师继续在巴西孔院教中文,但她很早就跟父母商量好,想邀请她最好的两个巴西学生——我和孙木兰去她的家乡过年。这真是我收到过的最棒的邀请之一!

孙丁老师的家乡在中国山西省襄汾县,离北京不远。于是我们就决定乘坐火车去,这个选择也让我们体验到了一个独特的中国现象——“春运”。在坐了将近15个小时“人满为患”的火车后,我们终于在大年三十的下午到达目的地。一出火车站我们就看到了在外等候的孙丁老师的爸爸和妹妹丫丫,他们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

当我们到达孙丁老师家的时候,进门第一眼就看到餐桌上摆满了中国美食,令我惊讶的是这些菜竟然都是我最爱吃的。后来我才得知是孙丁老师告诉了她妈妈我们喜欢什么样的中国菜,甚至我们最喜欢吃什么馅儿的饺子。满桌丰盛的年夜饭是阿姨和叔叔花了一整天的时间亲手为我们准备的,这让我们备感温暖与感动。

晚饭过后,我们一起坐在沙发上看央视春晚。与此同时,我们也与远在我家乡巴西的孙丁老师进行了视频通话,那一刻我感觉他们一家人也团聚了。

大年初一一早,我们刚起床就收到叔叔和阿姨特意准备的压岁钱和春节礼物,我的礼物是一个小提琴模型,因为我在巴西时就经常听到孙丁老师告诉我她的父母非常喜欢听我唱歌和拉琴。直到今天,我仍然满怀深情和敬意地保存着这份特别的礼物,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想起我那两位可爱的“粉丝”。

永思源+中央财经大学+点赞中国

春节的另一个重要习俗是拜年,吃过饺子后,我们给周围的邻居和孙丁老师的亲戚拜年,送去新春祝福。拜年时我们受到大家的热情欢迎,每当有人称赞我们的中文很好时,我总是说那是我们的中文老师孙丁培养的结果。这让我们骄傲,也让叔叔阿姨感到欣慰。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孙丁老师的家人带我们游览了襄汾及周边的其他景点,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丁村。丁村是孙丁老师姥爷的故乡,在村子里,我们欣赏到了古雅精巧的院落房屋,感受到了传统独特的风俗,体会到了朴素平和的生活方式。这一切都给我一种祥和宁静的感觉。令我惊奇的是,我在那里竟看到了我最喜欢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一处拍摄地。

我很感激叔叔阿姨同意和两个“老外”在一起过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他们为我们精心细致地准备了一切,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们。我真的感觉自己就像身在巴西和家人在一起,既安全又温暖。同时,我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大女儿孙丁暂时不在身边,而我的家人远在一万八千公里外的地球另一端,我们填补着彼此的感情空缺。在短短的几天里,我们建立了家人般深厚的感情。

不知不觉中就到了说再见的时刻,也是这次行程中最难舍的部分。当叔叔阿姨送我们到火车站准备进站时,我记得我声音颤抖地说:“谢谢爸爸妈妈,下次见!”那一刻的感觉的确像极了我来中国读书前在巴西机场与父母不舍地告别。

毋庸置疑,那次在“家”过大年是我在中国最难忘的经历之一,每次回想都记忆犹新,心生温暖。中国人的纯朴、亲切、热情、好客深深地感动着我,我将常怀感恩,永远铭记于心!